浣纱春水急,似有不平声:崔道融《西施滩》诗歌赏析

作者:未知来源:诗文网发布时间:2021-10-14
西施滩     崔道融     宰嚭亡吴国, 西施陷恶名。     浣纱春水急, 似有不平声。     赏析:    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,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。苎罗山下临浣江,江中有浣纱石,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,西施滩因而得名。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,而是针对“女人祸水”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,为西施翻案。     诗立意新颖,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。上联平平道来,旨在澄清史实。据《史记》载,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,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(西施在其中)贿通吴太宰伯嚭,准许越国求和,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,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。这就是历史的真相。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:“宰嚭亡吴国,西施陷恶名。”这个“陷”字用得十分精当,推翻了“女人祸水”论,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。    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,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,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,用抒情的笔触,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。春天到了,江河水涨,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,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,诉说着世事的不平。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,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,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:“似有不平声。”这“似有”二字,选用得非常得体,真切自然,寄寓著作者深沉的慨叹。这一联,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,在议论中渗透感情。    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:“家国兴亡自有时,吴人何苦怨西施。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比较起来,两诗的立意相似,又各具特色。罗诗议论充分,能联系“时运”来分析国家的兴亡,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;崔诗发议论,不仅诉诸理智,而且诉诸感情,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,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。(刘永年)
标签:
猜你喜欢
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,文雅又幽默

未知

对联形式短小,文辞精炼,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。 对联又称楹联,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,今天小编总结八幅

30部国学名著,30句至理名言,句句走心

未知

1.《尚书》 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 以戏弄他人为乐,是道德败坏的表现。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会丧失斗

那一年,70岁的李清照,被15岁的小丫头diss

未知

温乎曰: 正确的选择,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。 哪怕是留有遗憾, 也不后悔。 1 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